葛枳黃酮固體飲料的配方優化
?總之,成都市佳味添成飲料科技研究所的多年飲料行業經驗告訴你農產品深加工成飲料的配方開發需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和測試,包括確定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確定加工工藝和設備、選擇原材料、進行試驗和研究、生產和質量控制、推廣和銷售等環節。只有在每個環節都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控制,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口感鮮美的飲料產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2 根據單因素考察試驗、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化試驗及口感優化試驗,最終確定的配方為:原料為葛根總黃酮與枳棋子總黃酮1:2混合物,輔料為蔗糖與麥芽糊精(1.5:1),矯味劑為0.5%阿斯巴甜,潤濕劑為65%的乙醇適量。調整為百分用量如下:葛根總黃酮7.65%,積棋子總黃酮15.31%,蔗糖45.92%,麥芽糊精30.61%,阿斯巴甜0.50%,65%乙醇適量。
1顆粒的成型性直接影響顆粒的收率,從而對工業,化生產的成本控制有很重要的影響。顆粒的流動性應滿足灌裝工藝對流動性的要求,從而保證灌裝量合格。顆粒的溶化性是評價顆粒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不溶性顆粒過多影響產品的有效性。顆粒的吸濕性是評價顆粒穩定性的關鍵指標。本實驗對葛積黃酮固體飲料的成型性、流動性、溶化性、吸濕性四個指標進行了研究,所得的配方工藝能夠滿足產品生產、使用、儲存等各個階段的要求。
結論
輔料用量對綜合評分的影響輔料用量對綜合評分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輔料用量由1倍增加至4倍時,顆粒的成型率由67.89%逐漸增加94.25%;流動性得到顯著的改善,休止角由31.65°逐漸降至18.38°;吸濕性也由13.28%逐漸降低至6.13%;但顆粒的溶化性逐漸變差,由17.19s增加至41.17 s。當輔料用量3.0倍時OD值最高為0.88,當輔料用量超過4.0倍時,顆粒的成型率、流動性、吸濕性基本保持不變。所以根據輔料倍數對各個因素的影響程度及綜合評分,確定輔料用量不超過4.0倍。
輔料種類對綜合評分的影響如表圖2所示。不同的輔料對工藝過程有較大的影響,主要影響軟材性狀、過篩情況。其中,可溶性淀粉、蔗糖在單獨使用時,軟材粘度較大,難以過篩。乳糖、微晶纖維素、甘露醇在單獨使用時,軟材較松散,顆粒不緊實,細粉較多。分別將幾種輔料配比使用,軟材性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麥芽糊精與蔗糖為輔料時,所得軟材黏度適中,成團性好,且輕壓易散,過篩過程順利。成型率、流動性、溶化性、吸濕性較其他輔料更加良好,綜合評分0.92結果最高,因此確定采用麥芽糊精與蔗糖配合使用,作為顆粒的填充劑。
工藝優化
將葛根總黃酮與枳棋子總黃酮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形成復合物,并對其復合物的酶激活能力進行研究。不同比例的葛根總黃酮-枳棋子總黃酮復合物對ADH酶和ALDH2酶的影響如圖1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復合物中葛根總黃酮與枳棋子總黃酮的比例為1:2時,復合物對ADH酶的激活率為59.3%,對ALDH2的激活率為54.5%,均維持較高水平,因此確定葛根總黃酮與枳棋子復合物配比為1:2。
葛根-枳棋子總黃酮復合物配比對ADH酶和ALDH2酶活性的影響
筆者擬采用瓦勒-霍赫法法在體外對葛根總黃酮和枳棋子總黃酮對ADH和ALDH2這兩種酶的活性影響進行研究,以確定復合物中葛根總黃酮和枳棋子總黃酮的配比。以顆粒的成型性、流動性、溶化性、吸濕性為考察指標,采用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化葛積解酒固體飲料的擠壓制粒工藝。本研究旨在為葛積解酒固體飲料在服用時有較高的順應性,并對其矯味劑種類和用量進行優化。
星點設計是以析因設計為基礎,結合星點和中心點而形成的實驗方法。星點設計相對于全面試驗和正交試驗設計的最主要的優點是大幅度地減少試驗次數,縮短試驗周期,從而大量節約人工和費用2。星點設計不僅可以進行線性擬合,還可以進行非線性擬合,通過與效應面法相結合,可以形成擬合結果的效應值與各因素的三維效應面圖。通過三維效應面圖可以直觀分析出各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規律,簡便直觀的獲得最優配方和工藝。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塊根,具有透疹,生津止渴,解肌退熱,通經活絡,升陽止瀉,解酒毒的功效。枳棋子為鼠李科枳棋屬植物北枳毛果的成熟種子,文獻記載其具有利尿、清熱、解酒毒之功效;葛根和枳棋子主要的成分均為黃酮類的化合物,都是中國傳統醫學中極具代表性的護肝藥物,廣泛應用于保健食品。根據現代研究表明,在人及哺乳動物的肝臟內,乙醇脫氫酶(ADH)和乙醛脫氫酶(ALDH2)構成了乙醇脫氫酶體系,參與體內乙醇代謝。乙醇脫氫酶氧化體系是肝臟代謝酒精的一條重要途徑。